宗旨鄭南榕基金會的成立,是為了紀念鄭南榕宣揚言論自由的理念,並促進台灣意識的覺醒,以推動台灣文化的振興。基金會準備進行鄭南榕思想行動研究,並設置鄭南榕自由獎及自由思想研究獎學金,獎勵言論思想自由的開拓與研究,藉以延續鄭南榕的自由精神。
基金會業務包含:
(一)鄭南榕思想行動研究及紀念活動之舉辦。 (二)鄭南榕紀念設施及獎學金之設置。 (三)言論思想自由之研究與獎勵。 (四)辦理或贊助台灣文化之活動。 (五)推行有關基金會宗旨之事務。 組織
董事長 鄭竹梅 自由工作者 董事 李敏勇 詩人 董事 邱晃泉 玫瑰道明法律事務所/律師 董事 薛化元 二二八事件基金會 董事 曹欽榮 台灣游藝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 董事 高志明 台灣義美食品公司總經理 董事 謝欣霓 永恆旅行社執行長 董事 李明峻 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發長 董事 林思吾 阿物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董事 鄭光廷 Flying V 執行長 董事 鄭任汶 新聞工作者 董事 陳俊宏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董事 林瓊華 台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閱讀全文 簡史
鄭南榕基金會於一九九九年四月六日,也就是鄭南榕自焚十週年的前夕正式成立,基金會董事長為知名詩人李敏勇,名譽董事長為基督教長老教會牧師高俊明,董事還包括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李永熾、汎英關係企業董事長許章賢、新伯國際公司董事長許景河、同發建設公司董事長廖敏雄、前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邱晃泉律師、小說家李喬、前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館長葉博文、前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釋昭慧。基金會的會址設在台北市民權東路三段一0六巷三弄十一號三樓,也就是自由時代雜誌社舊址,鄭南榕自焚的現場。
鄭南榕出生於一九四七年,也就是發生二二八事件的那一年,那個驚悚的年代深深影響鄭南榕的一生;在其第一次求職的履歷表上,他這麼寫著:「我出生在二二八事件那一年,那事件帶給我終生的困擾。因為我是個混血兒,父親是在日本時代來台的福州人,母親是基隆人,二二八事件後,我們是在鄰居的保護下,才在台灣人對外省人的報復浪潮裡,免於受害。」後來他之所以強烈主張台灣獨立,並且不惜以身殉道,都和二二八事件有關。他認為:「第一、台灣要走上民主政治的話,一定要先破除國民黨的統治神話;台灣只有獨立,才可能真正民主化,才可能真正回歸人民主權。第二、二二八事件之所以發生,是因為中國與台灣兩地經濟、文化、法治、生活水平相差太遠,強行合併,悲劇自然發生。現在,這種情況再度發生於海峽兩岸,只有台灣獨立,才可以避免另一次二二八事件。」
鄭南榕讀完宜蘭初中後,負笈台北就讀建國中學,畢業後考上成功大學工學院。但他發現自己對哲學性、思想性的探索極有興趣,隨後就重考考上輔仁大學哲學系,第二年又轉學台灣大學哲學系,後來因拒修「國父思想」課程,放棄了畢業證書。鄭南榕讀哲學,專攻邏輯,因為他認為那是一門明辨真偽、因果、是非,沒有曖昧矯飾,難以妥協,執著無畏的科學;他也信仰古典自由主義,更堅持個人的尊嚴,和其價值的追求;他常說:「我是一個行動思想家。」
一九八一年,鄭南榕開始幫「深耕」、「政治家」等雜誌寫稿;他常常跑到立法院旁聽,一坐就是一整天,他把立法院當作觀察政治、研判新聞、報導寫作的教室。一九八四年初,鄭南榕為了辦雜誌,而到處收集大學畢業證書,並向新聞局登記為發行人,以作停刊時的備胎之用,為了對抗當時的警備總部的查禁、沒收和新聞局的停刊處分,他總共登記了十八張執照,又逐步建立印刷、裝運和行銷網路,以不計血本的擔當按期出刊。一九八四年的三月十二日,「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的自由時代系列週刊誕生了,在驚濤駭浪和危疑震撼下,自由時代週刊,一直到鄭南榕自焚後半年才結束,總共經歷了五年八個月,出版三0二期;自由時代週刊不顧國民黨的言論箝制,揭發許多當時的政治黑幕,客觀忠實報導,也因此創下被查禁和停刊次數最多的記錄。
一九八六年起鄭南榕突破當時的政治禁忌,開始強化自由主義的信念與行動,他策劃推動了當年的五一九綠色行動,他帶領群眾在龍山寺集會,以抗議戒嚴三十七年;一九八七年發起二二八和平促進會,並在台灣各地遊行演講,要求查明二二八事件真相,平反冤屈,與族群和解;一九八八年與「台灣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共同發起「新國家運動」,全島行軍四十天。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八日在台北市金華國中一場公開演講上,鄭南榕意氣風發的站在台上,痛快大聲的說:「我是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一次又一次,在每個公開演講的場合,鄭南榕站在萬千群眾面前眼睛閃著光說「我是一個外省囝仔,我主張台灣獨立。」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日,自由時代週刊刊登「台灣共和國新憲法草案」,隔年一月二十一日,鄭南榕接到第一張涉嫌叛亂的高檢處傳票,他為了堅持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理念,誓言「國民黨只能捉到我的屍體,不能捉到我的人」,一月二十六日起開始自囚於雜誌社總編輯室內,他在總編輯室桌下擺了三桶汽油,用膠帶黏著一只綠色的打火機,並在雜誌社內外構築工事,由各地前來支援的義工日夜駐守,防範軍警強行拘提。四月七日清晨,國民黨重兵壓境,軍警荷槍實彈、重重包圍,強行攻打雜誌社,鄭南榕反身進入總編輯室後,熾烈的熱火猛然冒起,鄭南榕在自囚總編輯室七十一天後,為堅持的自由思想殉道了。
鄭南榕基金會的成立,是為了紀念鄭南榕宣揚言論自由的理念,並促進台灣意識的覺醒,以推動台灣文化的振興。基金會準備進行鄭南榕思想行動研究,並設置鄭南榕自由獎及自由思想研究獎學金,獎勵言論思想自由的開拓與研究,藉以延續鄭南榕的自由精神。為了發揚鄭南榕自由思想,以「自由之路」為主題,針對在學學生、社區民眾開辦讀書會,增加社區接觸;基金會還計畫與學術單位合作,籌組自由之路公民論壇。並結合相關團體召開學術研討會及定期舉辦大型演講會。
另外,鄭南榕基金會最大的特色,就是將自由時代雜誌社鄭南榕自焚的歷史現場,完整保存,成立鄭南榕紀念會館,並開放以供憑弔追思;進入紀念會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鄭南榕的青銅塑像與巨幅照片;肅穆的空間裡,還保留許多紀念文物,如鄭南榕的隨身物品與手稿,並有相關活動照片及當時自由時代雜誌社的出版品,以見證箝制思想言論自由的時代。鄭南榕紀念會館隨時歡迎大家的蒞臨,與我們感同身受回顧行動思想家-鄭南榕的死與生。 開館時間詳情請見:紀念館 參訪/租借 (目前暫不開放自由參觀,如有團體參觀需求,請來信/來電另洽討論) 週二至週六,10:00-17:00 (國定例假日及每週日、一休館) 預約導覽請來電02-25468766 或來信
這個 E-mail 地址已經被防止灌水惡意程式保護,您需要啟用 Java Script 才能觀看
交通方式本館位置,Google Map連結 (請點圖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