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聚焦專欄】插畫家王韶薇重現『時代記憶』 ‧鄭南榕化身鳳凰自火焰重生 PDF 列印 E-mail

插畫家王韶薇重現『時代記憶』

鄭南榕化身鳳凰,自火焰重生 

我之所以畫鄭南榕,是因為我將威權時代的畫面,當成創作的元素。台灣人對時代畫面沒有記憶,我想要把斷層補回來。」鄭南榕紀念館展出插畫家王韶薇「鎮魂」系列作品 一幅關於鄭南榕與詹益樺的插畫,以火焰與鳳凰推著鄭南榕與詹益樺向上奔竄,參考自宜蘭搶孤文化元素的動作,展現紀錄了鄭南榕與詹益樺以火焚身,抵抗壓迫的精神。王韶薇侃侃述說她的創作動力。

 

 

 

我從小學畫,一路念到台藝大視覺傳達所畢業,但學校老師永遠只教中國美術,我從知道陳澄波之後,發現自己對台灣美術的了解一片空白。所以開始涉獵威權時代的資料,才突然覺醒。」王韶薇自幼在新北中和長大,從小就喜歡畫畫,對政治與歷史僅有教科書的了解。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她的父親力挺神水扁,令她好奇。父親只說:「國民黨很壞。」並未多做解釋。王韶薇一直到大學之後,發現台灣歷史上有許多本土美術家,教授都不重視。當她去閱讀陳澄波、黃榮燦的資料後,才發現原來台灣在威權時代,有許多美術家被迫害,或選擇噤聲。這也開啟她接觸台灣政治歷史的路。

 

王韶薇說:「台灣戒嚴時期的藝術家,無法自由畫想畫的題材,只能用抽象的表現形式來抗爭。」她真正的政治啟蒙,是在2014年的太陽花事件時,設計師聶永真號召一群藝術家,用設計、文宣來力挺現場抗爭。那讓她覺悟到,原本以為藝術與政治無關,但無力在現場武力抗爭的自己,還有可以為人民土地貢獻的方式。所以她花很多時間去閱讀白色恐怖史料與政治檔案,去補足過去對這段歷史的空白。嗣後,也成為她的創作主題。

 

但我本來沒想太多,只把畫畫當成工具,從小就在想自己要做什麼才能賺錢。我一直把插畫當成工作,沒有把自己當成藝術家。」王韶薇25歲研究所畢業後,從廣告公司當美術,到後來專職的插畫接案工作,她沒有畫屬於自己的作品,全都為商業繪製主題。所以她因應廠商需求,畫了不少中國古典故事的圖像,過程也走出自己的風格。

 

老師都以中國美學為主,但我並不喜歡。反而從日本畫家天野喜孝跟捷克畫家穆夏的風格中,慢慢找出自己的路線。」王韶薇將細緻的奇幻瑰麗的線條,放入商業的長期以奇幻神話及文學經典主題,後來以攝影拼貼結合電繪,營造繽紛綺麗的色彩氛圍。而這個方式,在她吸收許多歷史記憶後,突然壓抑不住,開始有想要畫出歷史的衝動。

 

長期的威權統治以來,從50年代到解嚴中間,有太多的歷史事件的圖像,當時的畫家都有所顧忌,無法放手去畫。而這段空白的歷史,正是處於未來的我們,應該去填補的。王韶薇有感於此,於2018年畫了「鎮魂」系列畫作,將臺灣威權時代被遺忘的記憶,以一個歷史表述者的心境,重新接起不該被遺忘的斷片,並展現詩意般的先人圖像。

 

王韶薇為進入繪畫主題,不但熟讀資料,還參加人權工作坊,親炙白色恐怖受難者,去感受他們的言行,並回到歷史現場,去感受人文地景的真實細節,然後憑著一股勁,一次去畫出來。

 

但其實我都沒想很多。藝術與政治的關係是什麼?我覺得這個搞不清楚的糾結,正是我內心的混亂。所以當我畫這些主題,也是在爬梳我自己內心的感觸。」當王韶薇接觸白色恐怖史料時,那些未曾聽聞的記憶,一一的衝擊她從小到大的內在養成。對她來說,許多人心中仍有小警總,被無形的意識形態教育綁架。而當她以繪畫突破這個牢籠時,她慢慢的也感受到了藝術家的真締。

 

很多人畫鄭南榕自焚,都強調那強烈的以死明志的魄力,但我覺得我們不該讓想認識鄭南榕的人,覺得他死得很痛苦,火燒鳳凰的意象,正是要表現他的行動,是一種昇華過的,守護民主的行為,而我們正在享受前人的犧牲。」王韶薇說。

 

而伴隨著藝術主題呈現的自我追尋,王韶薇由原本將插畫當成工作,只想當日本職人的想法,也慢慢的讓她透過繪畫,融匯自己對歷史的看法,透過傑出的畫技,開始畫出自己想畫的主題,邁向真正藝術家的道路。

 

威權時代的記憶我還沒有畫完,未來我還會繼續畫下去。」王韶薇堅定地說。

  

 

 

作者簡介

傅紀鋼

詩人、《前進》文學誌發行人,現職專欄作家。

 

 

發布日:2020年1月7日 

 者簡介

傅紀鋼

詩人、《前進》文學誌發行人,現職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