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詞】2020言論自由日「自由之前 民主之後」薛化元教授(0407) PDF 列印 E-mail

徐部長、菊蘭姐、各位貴賓大家好,今天很開心有機會來參加這個言論自由日這個紀念活動。

 

我跟鄭南榕是在黨外雜誌寫稿時的時候認識的。我在Nylon那,買到第一版的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那時候他一直跟我說你們知道嗎?說叫我回家好好校對那本書!我說:「那本書很厚耶!怎麼這麼殘忍!」但是對他來說,就是要不斷地,引進當時受到限制的言論。

 

所以我們說Nylon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爭取言論自由,今天這個言論自由日對我來說有個特殊的意義,因為第一次言論自由日,因為那時候內政部的關係,是我負責做規劃。當時審查人有幾位是很著名的大法官,他們過去都是為了捍衛自由,做了很多偉大的解釋。他們提醒我一件事情,說台灣的言論自由,從之前的白色恐怖時代被壓抑,到民主時代面對言論自由的問題,有了一個本質性的改變。

 

我今天到這裡跟大家一起分享這個問題。剛剛徐部長講到那個假新聞、假訊息的事情,當然這很重要,但另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台灣的言論自由,在我們充分地自由化、民主化之後,會受到什麼樣的挑戰?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那我自己因為過去指導學生寫論文的關係,長期一直在處理這個新聞自由跟言論自由的問題,那我必須說,假如,新聞自由沒有自律的話,那就必須「他律」。大家一定很擔心,這樣子會不會影響到言論自由?這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實際上,現在用的這部憲法,裡面有關自由的限制,「自由的限制以保障自由作為目的」,這寫很清楚,自由是一定要保障,但是它有個內在的自我限制,它的目的就是要保障自由。你不能說:「我有一種自由,就是其他人通通沒有自由」,這是不可以的,我想這是應該大家可以理解的一件事情。

 

第二個想跟大家分享的事情,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當時審查委員提出的一個意見,我覺得很重要。過去,我們台灣為了爭取言論自由,是跟台灣的執政者、跟台灣的統治當局來爭取言論自由,可是我們好不容易自由化、好不容易民主化。所以基本上台灣內部的言論自由可能沒有問題,可是,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外部對我們言論自由的挑戰,甚至是嚴重的侵害。

 

這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們只要看新聞,動不動就有人「自動要表態」,那可能基於某些他個人的發展、基於某些利益或基於他的親朋好友的利害關係,必須要表態,這樣表態、被迫表態,也就是沒有不講話的自由的這件事情,是對台灣整個言論自由發展到今天,一個嚴重的新的問題。而在過去實際上,我們比較沒有討論到這一塊。

 

所以這個言論自由日的紀念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我們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外在的威脅」,那外在的威脅必須仰賴在台灣的全體同胞,深化我們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的價值,把它轉換成一種對抗外在威脅的正能量!那我們的言論自由才能夠繼續深化發展,我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最後一點,今天是因為鄭南榕的殉道而有言論自由日,那大家都知道鄭南榕主張「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但鄭南榕的殉道不只是為了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吧?

 

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在當年他為了台灣,「我們是一個小國小民,要做一個好國好民」,那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成為一個正常的主權獨立國家,他努力地宣揚這些理念、努力地參與新國家運動,最後,期待能夠有一個更理想的憲法能夠在台灣來降臨,為了宣傳這個理念,所以他收到了傳票,他抗拒這個傳票而殉道。

 

所以這件事情,我今天在紀念言論自由日的時候,也千萬不要忘記,他不是消極地講說我們要言論自由,而是積極的言論自由、如何促進台灣作為一個「好國好民的國家」這件事情,是一個重要的價值。

 

那在今天我們不只是一邊懷念、紀念Nylon,那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讓我們的言論自由繼續地深入、繼續地發展,繼續地作為台灣能夠抗拒、對抗外來言論自由威脅的一個力量。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

 

日期/2020年4月7日 

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逐字聽打/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