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專文】2022「鄭南榕殉道33週年紀念」沈伯洋 |
![]() |
![]() |
![]() |
20220407鄭南榕殉道紀念 認知作戰與言論自由 沈伯洋 大家好,感謝鄭南榕基金會的邀請,讓我可以在這邊跟大家討論認知作戰以及言論自由之間的一個界線。近年來,不管是認知作戰還是資訊作戰這個詞,多多少少都已經被濫用了。很多人會把國內政治的宣傳以及國際間針對資訊的傳遞,當作是一樣的事情。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人民說我們現在的政府呢,一天到晚都對我們做「認知作戰」。這樣的名詞定義其實是非常不當的。
如果說,我們要討論一個政府對自己人民的宣傳的話,比較好的方式應該是討論「維穩」。就像中國為了去壓制國內的反叛聲音,它會有一個維穩的制度,這當然並不是我們所樂見的。但是這跟認知作戰的層級其實不太一樣。
真正的認知作戰,指的是國際跟國際之間資訊的流通,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為了要去影響另外一個國家所進行的心戰、輿論戰。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以2018年為例,當年在選舉前的兩、三個月當中,我們看到Facebook上面有兩萬多個人的一個社團,這兩萬多個帳號大部分是中國的殭屍帳號,他花了大部分的時間,以每個帳號、每天一千多篇文章的速度,在Facebook上面各個論壇以及粉絲專頁裡留下台灣現在空氣汙染很嚴重的留言。那這樣的留言,說真的其實跟假新聞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確實台灣也有空氣汙染,但他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藉由「量」的製造,讓大家都認為台灣現在正處於空氣污染非常嚴重的時候。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選舉,我們就必須要以空氣污染能不能夠被解決,來當作我們對於候選人的評估。這樣的做法,它並不是使用假新聞的方式,但它卻在言論市場裡面製造一個極大的量體,讓我們就只能專注在那個量體上,而忽略了真正應該關心的事物,這才是認知作戰最主要想達到的目的。
來做認知作戰的人,通常會有公司或者政治人物,但是鮮少會有國際之間以毫無預算的方式,去進行這樣的作戰。所以對我們來講的認知作戰,最主要是一個國家去針對另外一個國家,以沒有預算上限的方式,透過軍事的行動、透過駭客蒐集資料、透過網軍、透過酸民、透過殭屍的帳號,把特定的資訊以特定的方式作為包裝,然後傳遞到一個國家之內。這才是我們講的作戰。
以現今的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為例,他們其實打了將近八年的認知作戰。認知作戰除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之外,也包含烏克蘭自己為了要提振士氣,而做的士兵形象的塑造。但是,我們在這個討論架構之內,都跟我們在討論單純的政府對自己的國民宣導政策等等,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情。
我再以去年的疫情為例,2021年5月,台灣疫情發生大爆發,大爆發的時間點,疫苗相對來講比較不足,所以當時有很多的聲音認為我們應該去接受像中國的疫苗或日本的捐贈等等。當時,為了要討論我們的認知作戰有多嚴重,我們把5月一直到7月,三級警戒期間Facebook上面所有的文章抓下來,剔除了簡體中文的文章後,大概有四十八萬篇左右,那裡面的文章到底是以什麼樣的文章為主?我們用AI的方式去跑topic model,可以知道前20%,在網路上最被討論的文章有哪些。我們發現,討論中國的疫苗,以及相關台灣的,譬如說高端疫苗的陰謀論,還有抹黑日本捐贈、美國來的疫苗,這類的文章量體,佔所有的文章30%左右。如果我們今天討論說什麼病毒是從中國武漢實驗室來的,或者說討論民進黨政府的防疫政策到底有多好,我們假設這些都是民進黨政府所謂的1450創造的聲量,那照理說,現今政府如果很成功地達到認知作戰,那文章量體應該很大,但必須告訴大家這樣的文章,只佔四十八萬篇裡面的不到1%左右。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通常都會用我們自己的認知來看世界,因為透過演算法,我們在滑YouTube、Facebook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科技公司願意給我們看到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到底長什麼樣子,跟真實的世界的網路聲量長什麼樣子,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很容易用自己所認知的世界,認為目前世界發生的事情就是應該長什麼樣子,這也使得台灣社會對立越來越嚴重。每一個人都認為說,自己所看到的、沒有看到的東西是被壓制的言論自由,兩邊的對立就變得越來越嚴重。
然而,認知作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造成大家彼此仇恨,讓我們覺得彼此的言論自由都被壓制。中國施行認知作戰的目的,就是要告訴我們其實民主制度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的好、那麼的完美。所謂西方式的民主制度,他就會告訴你說,雖然他們崇尚言論自由,但那其實是假的言論自由,我們的言論自由都被壓制,他會讓你在網路世界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而當我跟你都看到不同的世界之後,我們就會產生錯覺,認為我們彼此的言論自由都是被壓制的狀態。中國長期以來,花了5到10年的時間,不斷傳遞相關的意識形態,而他最終的目的,除了要造成台灣國內社會彼此之間的對立以及對民主制度的不信任,他最後想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要告訴你,其實中國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如此一來,如果我們的年輕人對於現行的民主產生了一些高度的懷疑,然後漸漸地開始認為其實中國在處理事情上面,比西方世界來得更有效率,或者認為其實中國的言論自由才是真正的言論自由,接著會慢慢地認為,跟中國站在一起並沒有什麼不好。
或許很多人會說,難道這是真的嗎?台灣目前有很多的年輕人,大家都說是天然獨世代,照理說對中國的親近程度應該不會那麼高才對。但是,必須跟大家說明的是,其實中國很少在散佈親中論述。他也知道親中論述的市場,在台灣是沒有年輕人願意買單的,因此他們在這5年之內所傳遞的都是對於西方世界的懷疑,譬如說,我之前在台灣的大學做了一個簡單的問卷調查,我就問大家台灣是不是飽受境外的假消息,也就是境外的認知作戰所苦。6成4的同學認為說這的確是一個存在的現象,但是也必須要告訴大家,台灣遭受境外假消息、境外的認知作戰所苦,目前在全世界的排行是第一名,所以6成4事實上還是滿低的。針對這6成4的同學,我們就詢問,到底是哪一個國家對我們丟假資訊?對我們在實行認知作戰?結果同學的答案大概有3成多的同學認為是中國,但是有2成的同學認為是美國,2成的同學認為是日本。因為這是複選題,也就是在年輕人裡面,大致上會有3成的人認為,美國跟日本才是最主要在對台灣丟假消息的人。如果這樣的意識形態慢慢確立之後,我們可以想見,不管他們的資訊是從微博、微信、還是抖音來的,這樣的意識型態是可以去做轉化的,而這個轉化最終的目的所侵害到的是台灣的主權。
那我相信,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日子,我們永遠都是討論言論自由的重要性,但我們要知道,更重要的是,台灣主權到底有沒有辦法被確立?有沒有辦法被保護?假設對方是藉著言論自由之名,想要侵害台灣主權的話,那這樣的言論自由並不是我們真正要保障的言論自由。因此,在最後,必須要跟大家說明的是,在台灣的法律制度,對於這一塊的保障非常欠缺。我們在推行相關的法律告訴大家說,我們必須要防止相關的滲透和認知作戰。大部分人都會跟你講說,我們在箝制言論自由,但其實這根本就不在言論自由的保護傘裡面。
我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作為結尾,現在有非常多的直播主、YouTuber在直播的同時,發現只要講跟中國有關的好話、對中國有利的言論、或者批評西方世界的話語,不知道為什麼,donate就會增加、關注的流量就會增加。因此,他們發現這樣的樣板之後,就大量的到微博跟微信,搜尋內容農場式的文章,把它做成圖卡、圖片,藉由直播的方式傳遞給我們的受眾。這樣的做法,其實是為金錢所驅動的一個言論市場。如果在資本主義的世界,它原本的言論市場就已經是非常不公平的狀態,但是如果說,有一個國家願意砸更多的預算,讓言論自由產生極度不平等的狀態時,我們就可以看到,光是在YouTube上面,親中的論述到底有多少?如果說你今天創了假的YouTube或 Google帳號去做釣魚,你就會發現,你只要被釣中任何一個中國有關洗白香港的論述、洗白新疆等等的影片,接下來的推薦影片裡面,會有80%都是相似的影片。這些影片已經淹沒了我們真正的言論市場。
如果言論市場的目的,是要追求所謂的真實,或者讓我們知道到底現在真實的狀況是什麼,那這些金錢砸下去造成的言論市場的偏斜,已經完全沒有辦法達到原本的目的。而一個好的法律制度要去揭露背後的機制,譬如說這些donate是從哪些國家來?有哪些人是收了共產黨的錢而辦事?這反而是保障言論自由的一種方式。不然,作為一個閱聽群眾,我們完全無法判斷到底我們言論自由的市場,或者言論目前的長相是從何而生?從何而來?那,作為最終的結語,希望我們能夠持續地推動相關的法制,真正保障言論自由的法制。而最終呢,我們如果是關心台灣主權的完整性的話,這才是我們最後應該走向的道路。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