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南榕基金會聲明】關於不實資訊與言論自由 2022/05/31 PDF 列印 E-mail

 
 
  有鑑於自2020年武漢肺炎衝擊世界,不實資訊和認知作戰嚴重加深了社會對立並致使人民不安。我們注意到常有一種現象,就是部分人士習慣高舉“言論自由”,卻可能無視於未經求證查核的內容,而擴大衝突或謾罵。鄭南榕基金會認為有必要就鄭南榕先生所致力的言論自由交代清楚。言論自由絕對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根基,但絕非憑空捏造或惡意謾罵。​
  鄭南榕所致力的言論自由和實踐,乃立基於事實和真相報導,他和記者都是做足功課,力求詳實與積極查證。鄭南榕在他《自由時代》週刊雜誌社創辦人兼總編輯的名片上寫著「新聞無畏,消息無偏」,其中他為雜誌社立下的編採信念如下:​
  1.公正無私無偏見,捍衛言論自由,藉以促進國家民主,確保世界和平。​
  2.以正義人道之名,致力全民福利,打擊罪惡、暴力及腐敗。 ​
  3.公平迅速地報導事實。編輯評論保持開明與公正。 ​
  4.永遠抱持容忍態度,保持責任感與自尊心並維持活力與清新。​
  鄭南榕立下行動思想家和新聞從業者的典範,他不惜犧牲個人生命衝撞政治和言論的箝制,讓當代的我們享有高度自由。此刻,我們面對假新聞和不實資訊的危害衝擊之際,鄭南榕所示範的高度自律,正督促世人在享受言論自由權利之際,必須思辨和擔負起公民責任。​
  社群平台不實資訊妨害民主已是當代許多國家所面臨的重大危機。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瑞薩(Maria Ressa),畢生致力打擊假新聞及捍衛新聞自由。她在5月29日的國際論壇上呼籲「不要放任謊言流傳快於事實。」她提醒世人"必須展開資訊生態系改革,否則社群平台成為政治人物操縱消息、散布不實資訊的溫床。"
  另外,根據今年3月瑞典哥德堡大學所主持的跨國學術調查V-Dem計畫結果顯示,台灣遭受境外假訊息侵擾嚴重程度,從2013起已連續9年排名世界第一。參與研究計畫的學者提醒台灣民眾"在面對多元化資訊來源時應培養相關警覺心,而媒體也必須負起責任,在引用消息時對來源應謹慎查證,才不致於成為助長散播假訊息的力量。"​
  在33年前,鄭南榕為追求言論百分之百自由和倡議台灣獨立,被中國國民黨政府以涉嫌叛亂罪入罪,鄭南榕採取和平非暴力方式抗議和自囚71天,最後國民黨當局強行攻堅,鄭南榕於1989年4月7日自焚殉道。但也因為他的犧牲,為台灣的新聞自由、政治和公民參與的空間撐出一片天。​
  當代的政治人物、新聞媒體、社群媒體、 公眾人物和一般大眾可以對公共事務發表看法,但務必立基於真相事實;獨裁中國擅於濫用台灣的民主和網路自由傷害台灣的民主、分化台灣,我們也必須高度警覺和有所作為。因此,鄭南榕基金會呼籲政府、政黨、媒體、社群及科技公司當須負起相對的職責。在層出不窮的假新聞事件或不實資訊中我們也意識到,台灣必須深化和持續推動言論自由、人權教育、媒體識讀和自律的基礎工作。我們也竭誠歡迎各界持續深入了解鄭南榕先生所倡議和推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