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鄭南榕殉道28周年追思紀念會 PDF 列印 E-mail

     47日是鄭南榕為言論自由殉道的日子,今年同時也是國定言論自由日元年,鄭南榕基金會於金寶山鄭南榕自由之翼墓園舉辦「鄭南榕殉道28周年追思紀念會」,基金會許景河董事長及董事們、鄭南榕妻子葉菊蘭女士及家屬,加上現場來賓三百位共同參與。蔡英文總統親自出席致詞,會中也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李筱峰教授發表專題演講,廖正行牧師所率領的手風琴隊現場演奏《自由之歌》、《嘸通嫌台灣》、《台灣翠青》等多首經典台灣歌謠,觸動人心。

 

    去年在鄭南榕殉道27周年紀念會中,蔡英文主席以總統當選人的身分,宣示有關言論自由日的訂定,執政之後,會立刻交代相關單位來研擬辦理。去年1222日,行政院正式核定47日鄭南榕殉道的這一天,作為國定言論自由日,展現對南榕精神以及言論自由的重視。總統已然兌現承諾,今年再次出席擔任紀念會的致詞貴賓,並於紀念會後,由基金會許景河董事長、葉菊蘭女士等人陪同,前往鄭南榕自由之翼墓園獻花致意,為紀念會畫下圓滿句點。

 

    基金會許董事長致詞時表示,今年是台灣言論自由日元年,可以看到不論是政府或民間,分別都用不同的形式,舉辦更多的言論自由日紀念活動,鄭南榕所倡議的「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已逐漸成為國民心中的普世價值。言論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與重要的基礎,我們在繼續追求「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的路途上,仍然有很多看得到或看不到的「不自由」,我們知道行政院已經請各有關部會啟動進一步提升言論自由的工作。希望機構性的言論限制,可以用學術研討和進步的法律來拆開;百姓心內的小警總,可以用教育和文化的作為來解除;言論自由的外來威脅,可以用民主、自決和健全的國防意識來抵擋。鄭南榕基金會當然要盡到本份的力量,和全國人民一起繼續打拚,一步一步走出去,共同維護自由人權,展現我們的信心,期待未來能生活在有榮光、值得驕傲的國度。

 

    李筱峰教授以〈紀念鄭南榕先烈〉為題發表演講,他引述馬丁路德金恩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不為某種目的而死,是不適宜生存的。」鄭南榕為了他高超的理想而死,這是非常高貴的情操,而台灣能在南榕自焚後的一兩年後民主化,正是南榕那把火所催化出來的。李教授強調,我們必須體認鄭南榕精神的兩個重點:其一是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言論自由不能打折,言論自由若能打折只剩七十%、四十%,也就可變成%。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的名言「我雖不同意你的話,但至死也要擁護你說話的權利」。兩百多年後的國民黨不但不能「至死維護言論自由」,卻讓鄭南榕用死來爭取言論自由。而今台灣已被「自由之家」列為自由國家,積分還超過美國。但是那個積分只有十五分的中國,卻想併吞九十三分的台灣。因此維護台灣獨立自主至為重要,這是南榕精神的另一重點。

 

    李筱峰教授認為,建立獨立新國家,必須透過「轉型正義」來完成。從廣義而言:一、反民主、不民主的,必須民主化;二、殖民性質、外來性質的,應在地化;三、不公平的,必須公平化。以上轉型正義三原則,也是鄭南榕用生命要追求的。如果我們體認不到,不願面對,紀念鄭南榕也都枉然了!

 

蔡英文總統致詞全文: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39039&rmid=514

 

1

 

2 

 

3

 

4

 

5

 

6 

 (攝影:邱萬興)

 

 [活動組張貼]